为深入推进大学生社区实践活动,助力基层治理创新,我系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系列服务活动,通过济困解难、邻里守望、文化惠民等多样化实践,将专业所学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,在基层一线践行社会责任,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注入青春力量 。
学前教育与戏剧24级托育3班刘义然
刘义然说:这个假期,我参与了社区卫生清扫实践,拿起工具,投身于清理垃圾、擦拭公共设施的工作中 。过程里,我看到社区环境在众人努力下一点点变整洁——路边绿化带里的烟头、纸屑被逐一清理,积灰的健身器材重焕亮色。居民们路过时的微笑、主动加入清扫的身影,让我真切触摸到 “社区温度”,也懂得看似平凡的清扫,是守护生活家园的重要一环。
作为新时代青年,社会实践从不是单向的 “给予”。在社区清扫的日子,我收获的不仅是干净环境,更对 “责任” 有了深刻理解:我们清扫的不只是垃圾,更是用行动唤起大家对家园的爱护;擦拭的不只是设施,更是在传递共建美好社区的心意。这让我明白,微小行动也能聚成改变的力量,个人与社区是相互成就的——我为社区添洁净,社区让我懂担当。
原来,青春的价值不在空谈宏大,而在俯身实干时,指尖触碰的 “烟火气”;奉献的意义也不是遥不可及,而是像这样,以一人之力带动更多人,用一份热点燃更多光。社区清扫实践给我的答案,质朴,却足够珍贵,让我深知:守护家园,从脚下每一步开始,从一次弯腰、一抹擦拭启航。
学前教育与戏剧系24托育3毕玲珑
毕玲珑说:今年暑假,我参与了社区组织的卫生清洁活动,和伙伴们一起清扫街道、捡拾垃圾 。过程中,我看到了社区不同角落的真实模样,从堆积杂物的小巷到铺满落叶的花坛,每一处都在我们的努力下慢慢焕新。这让我对“社区环境”有了更深触摸—— 居民们期待整洁家园的眼神,和城市追求宜居的愿景同频,大家都盼着生活空间清爽宜人。
作为青年,社会实践不是单方面的付出。这次清洁,我收获了居民的微笑致谢,也对 “责任” 有了新悟。 不是我做了多了不起的事,而是我们用行动带动更多人关注环境,明白爱护社区要从点滴做起,我们和社区互相成就,在改善环境的同时,也在彼此生活里留下积极印记。
原来,青春价值不在空谈,而在俯身实干时,手心握住的扫帚温度;奋斗意义不是口号,而是用一点行动,让社区更整洁,用一份热忱,感染更多人爱护家园。这就是社区清洁实践给我的答案,平凡,却满是力量。
学前教育与戏剧系24托育3刘怡显
刘怡显说:今年暑假,我在社区进行社会实践。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我们对社区内的公共区域进行全面的清扫,包括清扫楼道,擦拭公共设施,清理绿化带内的垃圾,通过我们的努力,社区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深刻体会到清洁工作的辛苦,也更加珍惜整洁的环境。我们还组织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,通过发放宣传资料、现场讲解等方式,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重要性,这次活动得到了居民的积极参与,有效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水平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,居民们都表示要共同维护社区环境,让社区变得更加美丽。
在与居民的交流的过程中,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年龄、不同背景的人沟通,掌握了一些沟通的技巧,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。 在团队合作中,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,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,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,我们完成了各项任务,也收获了友谊和成长。作为一名大学生,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更要关注社会,服务社会,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在实践过程中,我看到了社区居民的困难和需求,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,我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,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学前教育与戏剧系24托育3尚柯欣
尚柯欣说:此次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。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岗位上,我主要负责协助老人购物、打扫卫生,并参与策划社区文化活动。实践初期,我曾因经验不足而手忙脚乱:帮老人整理房间时忽略物品分类,导致后续使用不便。但通过反思和向工作人员请教,我逐渐学会观察细节、提前规划,服务效率显著提升。
印象最深的是组织“邻里手工坊”活动。从设计流程到采购材料,我与团队反复沟通调整,最终让不同年龄的居民在剪纸和插花中互动融洽。过程中,我深刻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——有人擅长统筹,有人精于沟通,分工互补才能化解难题。
与老人的日常交流也让我成长。他们分享的人生故事拓宽了我的视野,而面对他们的孤独与需求,我学会了换位思考与真诚关怀。这段经历让我明白:社会实践不仅是奉献,更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自身不足,也激励我不断打磨耐心与责任感。未来,我会将这份收获融入生活,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。
来源\学前教育与戏剧系
文\郭俊杰
初审\尹春玲
复审\修振
终审\鲁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