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部动态

【青春跃动】青春返家乡|学前教育与戏剧系返家乡社会实践风采展示(十二)

2025-08-06 点击数:1

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拉开序幕,一群充满朝气的青年学子带着对家乡的热忱走进社区,化身志愿服务的主力军。他们扎根基层一线,结合所学所长参与社区治理、文化宣传、便民服务等多项工作,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,为社区注入青春活力,也在实践中感受家乡发展脉动,让这个假期因奉献与成长而更具意义。

学前教育与戏剧系24表演1谷宗健

谷宗健说,这个暑假最对的决定,就是揣着快板、带着段子回了老家,在家乡的剧院和周边的剧场里,给乡亲们说相声、普及曲艺知识。

剧场的灯一亮,台下早坐满了人——大爷们拿着小风扇占前排,婶子们挎着小孩来得早,孩子们喜欢热闹。到了剧场,更是热闹,门一推开就飘来熟稔的乡音。我说段《山东二黄》,台下能跟着接词儿;演段新写的城乡趣事,笑声能掀翻屋顶。这时候才懂,咱曲艺的根,原来就扎在这县城与乡镇的剧场里,扎在大伙儿的笑脸里。

谁能说这只是我给家乡带去了欢乐?分明是乡亲们给我上了最生动的一课。我教县城的孩子们分辨快板的节奏,他们教我把街头巷尾的新鲜事儿编进段子;我给乡镇的老人们讲相声的门道,他们给我讲过去村里说书人的故事。这哪是单向的付出?分明是咱互相给对方的日子添了彩。

现在才算咂摸出“返家乡”这三个字的分量。青春哪是关在练功房里练嘴皮子?是站在县城和乡镇剧场的台上,看台下千百张笑脸时,心里那股子踏实劲儿。奋斗也不是喊口号,是用一段相声让劳累了一天的乡亲们松快松快,用几句逗乐让老街坊们多些念想。这趟实践教会我的,比文本里的唱腔身段,更实在,也更滚烫。

学前教育与戏剧系24表演2李林飞

李林飞说:参与社区服务的这段经历,让我对“责任”和“联结”有了更真切的理解,也收获了许多温暖的感悟。

一、从“旁观者”到“参与者”的转变

过去总觉得社区事务离自己很远,直到亲身参与才发现,楼道里的环境卫生、邻里间的矛盾调解、老年活动室的秩序维护,每一件小事都关乎大家的生活质量。比如帮独居老人代缴水电费、整理社区图书角时,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很强烈,也让我明白,社区的温暖需要每个人主动付出。

二、学会沟通与换位思考

社区里的居民年龄、职业各异,沟通方式也需要灵活调整。面对长辈要耐心倾听,和年轻人交流可以更直接,处理纠纷时则要站在双方的角度想问题。有一次协调两家因装修噪音引发的矛盾,我先分别倾听双方的诉求,再引导他们理解彼此的难处,最终达成和解。这个过程让我懂得,换位思考是化解隔阂的关键,而真诚的沟通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。

三、平凡中见价值

社区服务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,更多是重复的琐碎工作,但正是这些小事串联起了社区的和谐。看着经过清扫的楼道变得整洁,看着老人在整理好的活动室里下棋聊天,那种成就感难以言喻。这让我意识到,价值不一定非要在宏大的事业中体现,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,同样能创造意义。

这段经历也让我更珍惜身边的邻里情,明白社区是一个大家庭,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。未来,我会继续参与社区服务,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个“家”添一份温暖。

来源\学前教育与戏剧系

文\柳妍

初审\尹春玲

复审\修振

终审\鲁娜